山东沂蒙精神研究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5051451号
网站标识码:3701000001 鲁ICP备:05041920 鲁公网安备:37010202001191号
技术支持:大众报业集团大众网 技术服务热线:400-690-7927
来源::灯塔-党建在线发布时间:2019-04-10
巍巍沂蒙山,悠悠沂河水,养育了无数的优秀儿女。沂蒙山区有一个伟大的母性群体,她们送子参军、送夫支前,缝军衣、做军鞋、抬担架、推小车,舍生忘死救伤员,不遗余力抚养革命后代,谱写了一曲曲血乳交融的军民鱼水情——她们就是"沂蒙红嫂"。战争年代,“沂蒙红嫂”的事迹感人肺腑,可歌可泣。和平时期,这片富饶的革命土地上,依然涌现出一大批新时期的红嫂。
临沂市沂南县苏村镇陈家庄有一位“兵妈妈”,她叫周锡芳,今年71岁,198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她把自己一辈子的热血奉献给了人民子弟兵,把无私的爱奉献给了军烈属和村里的孤寡老人。周锡芳先后获得“省优秀保教工作者”“省三八红旗手”“沂蒙十佳红嫂”等荣誉称号。
周锡芳老人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从小就深受爱国主义教育的熏陶。在长辈那里,周锡芳听到最多的是乡亲们抡大刀杀敌、救国、保家的英雄故事。从十几岁起,周锡芳就把爱党拥军、无私奉献作为自己人生的追求和目标。40多年来,周锡芳每年带领全村妇女缝制鞋垫4000多双,送到部队或当地驻军官兵手中。今年,周锡芳又赶制了两百多双精致鞋垫,准备送到部队去。一针一线绣出的鞋垫,垫高了战士们的品格,更垫出了士兵们英勇奋斗、奉献祖国的坚定信念。周锡芳给自己的孩子讲雷锋、赖宁的故事,教他们如何做人、奉献社会,先后把4个儿子送到部队,三儿子在部队为国捐躯。1988年7月,老伴得了风寒病,很严重,周锡芳没通知一个儿子,独自承担着所有的责任与压力,最终,老伴的病情得到好转。在这位优秀母亲的大力支持下,孩子们安心服役,个个取得了好成绩。大儿子、二儿子均毕业于人民解放军院校,四儿子工作出色,光荣的转为士官。周锡芳每次到部队名是看儿子,实则是看望全体官兵。部队上的官兵都非常喜欢她缝制的鞋垫,既结实又温暖。周锡芳不知疲倦地为战士们拆洗被褥、缝补衣服、帮厨做饭,闲下来的时候,就向战士们讲述沂蒙“红嫂”和抗日英烈的事迹,鼓励他们苦练基本功,报效国家。部队的领导称周锡芳为“编外指导员”,战士们亲切地喊她“妈妈”。
周锡芳慰问官兵
在生活中,周锡芳是一位好媳妇、好婆婆。她任劳任怨,省吃俭用,孝敬公婆,团结姐妹妯嫂、四邻乡亲,年年被评为“五好文明家庭”,多次被评为“模范军人家属”。婆婆年龄大了,行动不便,周锡芳给婆婆梳头、洗衣服、做饭。周锡芳是婆婆的好儿媳,更是村里孤寡老人的好闺女。逢年过节,周锡芳都买上东西去看望他们,经常与他们拉家常、帮他们排忧解难。三儿子的不幸离去,对她打击很大,老伴也经不住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打击,一下子病倒了,后来经过检查是鼻癌。周锡芳一下子觉得天塌了下来,但她只能硬撑着站起来,安慰儿媳,伺候老伴,背地里不知流了多少泪水。周锡芳还为三儿媳找了个新婆家,为她置办了嫁妆,当成亲闺女嫁了出去。现在,三儿媳还经常回家看望两位老人。
周锡芳是爱党拥军、关心战士的“兵妈妈”,是家里的好媳妇,更是工作上的能手。1983年春天,周锡芳成了一名幼儿教师,她觉得踏上教育这方育人宝地,责任重大,无尚光荣。第一次手捧课本走上讲台,面对几十张稚嫩的小脸和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周锡芳深深地爱上了这份工作。在教育的舞台上,周锡芳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同时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家长的信任,学生的依恋,一面面锦旗,热情洋溢的谢语,无不让这位朴实、精干的教师感到欣慰和自豪。凭着对幼儿的深爱,对事业的追求,周锡芳在教育这块土地上犁出了一条桃李成荫的人生之路,多次被评为县优秀教师,1987年还被评为“省优秀保教工作者”。
2013年“五一”后,周锡芳的老伴病情恶化,先后住院3次进行化疗。为了不影响孩子们在部队的工作,硬是再一次一个人挺了下来,孩子们每次打来电话,周锡芳总是向他们报喜不报忧,让他们在部队好好工作,报答党的恩情。但是谁又能知道她的辛苦呢?老伴住院,周锡芳每天坐车往返于家、院之间,尽心尽力地伺候老伴。看着周锡芳明显瘦削的脸,老伴非常心疼,也曾劝她让孩子们回来替她一下,周锡芳总是说我还能行,不要分散他们的工作精力,回来也帮不上忙。就这样三次住院,周锡芳都是自己硬撑着陪老伴一次次的渡过了鬼门关。
周锡芳是一位平凡、慈祥的老人,在拥军爱党,教育孩子、关爱老人等方面,永葆一颗矢志不渝的心。尽管经受了大风大浪,周锡芳都义无返顾的沿着自己选择的路做她应该做的事。这就是新时期的“沂蒙红嫂”——爱党拥军的“兵妈妈”周锡芳,红嫂精神永流传!(中共沂南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