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沂蒙精神研究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5051451号
网站标识码:3701000001 鲁ICP备:05041920 鲁公网安备:37010202001191号
技术支持:大众报业集团大众网 技术服务热线:400-690-7927
来源::大众日报发布时间:2019-04-12
沂蒙精神发源于沂蒙老区,长成于齐鲁大地,一脉传承的是党的宗旨、党的性质,根本体现的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实的宗旨意识、坚强的党性修养、严格的组织观念、扎实的为民情怀、坚韧的责任担当、崇高的道德情操、无私的奉献精神。沂蒙精神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党的性质和宗旨在沂蒙、在山东落地生根长成的,是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催生的伟大精神。沂蒙精神也不是地域性的概念,而是具有标志性、引领性的灯塔和旗帜,是党的革命传统精神,更是全体山东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党为民爱民
走进沂水县档案馆,记者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党旗标准样式制定之前、山东省境内发现的最早的一面党旗:党旗长80厘米,宽40厘米,左上方是五角星,中央为镰刀斧头,右下角是中国共产党英文名称缩写字母C.C.P。
这面缝制于1939年的党旗,引领着当时沂蒙大地的抗日斗争。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共产党人也将这面旗帜牢牢插在群众的心坎上。
抗战时期,沂蒙山区的老百姓流行一句顺口溜,“日本鬼子趴窝,国民党吃喝,共产党唱歌”,朴素的三句话清晰地道出了三股力量的区别。
日本鬼子终将被赶出中国大地,国民党腐败横行、与民争利,最后只能被人民抛弃。而共产党则是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为人民利益着想,发动群众进行抗战,带领群众减租减息,得到了群众的拥护,成为中国的希望。
“不拿群众东西,不让马啃树皮,把老百姓利益当做自己的利益。”在临沭县曹庄镇朱村,老支前王克昌对《山东八路军拥政爱民公约》的规定记忆犹新。
从1940年底开始,八路军老四团三营八连在朱村驻扎了三年。三年中,八连的士兵抢着给老百姓打水、锄地,甚至连没人愿意干的掏粪的活都抢着干,还给朱村修了一条路,垫上了沙子,两旁还有排水沟。“那三年实在是太好了。”王克昌说。
为保护朱村,1944年初,八连与进犯的日伪军展开激烈的战斗,敌军被打败,24名战士却牺牲了。朱村的百姓很受感动,都说“朱村是八连救下的”。
事实上,当时整个山东根据地除了宣传落实减租减息等政策外,还在繁忙的行军打仗任务中,对群众日常的生产、生活琐事一一关注,一一做实,亲民爱民。在当时,“拥爱”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缩略语。它是“拥政、拥军、爱民”的简称。
“把老百姓利益当做自己的利益”,拉近了党和沂蒙人民的距离,赢得了沂蒙人民对党的高度信任。而沂蒙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体现了我们党的初心,这个初心,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之心,这正是沂蒙精神的力量源泉所在、原点所在、根本所在。
人民的选择
当沂水马头崖村党员刘洪秀将保存50年的“第一面党旗”,完好地交给组织时,他还是不放心,反复确认是否是由党组织来保管。因为用他的话说,“这面党旗,有很多命。”
刘洪秀把这面党旗视如生命,他的妻子曾冒着生命危险,回到被国民党军队和杂牌机关占领的村子,只为取回党旗。
沂水县党史研究室原主任窦宪诺曾根据刘洪秀回忆写过一篇文章《一面党旗》,记录了这一细节。“刘洪秀冲出岳父的家门,冲向被风雪、夜幕笼罩的山道。一滑一擦地奔到那座最高的山下,就一遍遍地喊:‘孩他娘,我来了!’‘孩他娘,我来了!’在最陡的一段山坡上,刘洪秀终于听到了妻子断断续续的呼叫:‘孩他爹,孩——他——爹!’他蹲到雪地上哧溜一滑,来到了手脚并用正往上爬的妻子跟前,一把扶起妻子,妻子也无力地靠到丈夫的身上:‘旗,我拿回来了!’丈夫伸手在妻子紧抱着的胸前一摸,正摸到了党旗上不知是斧头还是镰刀的一角,那上面带着妻子的体温……”
认定了跟党走,沂蒙人民义无反顾。对党无限忠诚,人民群众相信、热爱、拥护党,老区人民用热血把忠诚和担当写在八百里沂蒙大地上。
在临沂革命纪念馆中,王克昌出神地看着当年支前的小车雕塑,仿佛回到了过去。纪念馆中85个行进中的小推车队伍,浩浩荡荡,他觉得当年他们支前就是那样的:小推车在土路上压出一条一条深深的车辙,他们方向明确,脚步坚实。第一次没看够,他又连来了两次。
“只要打仗就有人民的支援,仗打到哪里支前民工就支援到哪里。”王克昌忘不了当年支前的场景。
临沭的民众看到过很多队伍,但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队伍。从抗日战争开始,沂蒙人民与党和军队在艰苦环境中一起抗战,全力支前、全面支前、全程支前。
王克昌回忆,到萧县的时候,下了三场大雪,天气逐渐变冷。同村的民工有的只穿个单褂,推起车来却也不冷了。路上有积雪,穿的鞋、裤经常湿漉漉的。“命令来了,不管雨雪,都得往前线送东西。不抓紧送到,前线的士兵吃什么,怎么打仗?”
“最后一口饭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420万沂蒙儿女,120万支前、20万参军、10万将士血洒疆场;乳汁救伤员、火线架桥……经历血与火的考验和洗礼,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军民鱼水深情正是对沂蒙精神最生动、最深刻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