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沂蒙精神研究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5051451号
网站标识码:3701000001 鲁ICP备:05041920 鲁公网安备:37010202001191号
技术支持:大众报业集团大众网 技术服务热线:400-690-7927
来源:大众日报·新锐大众发布时间:2019-08-02
NO.1 | 壹
民族歌剧《沂蒙山》是一部“主旋律”,讲述的是一个80年前的“旧”事。
看到主旋律、旧故事,你是否马上联想到“脸谱化的人物”“模式化的情节”“口号化的台词”,因此心生逆反、强烈排斥呢?
别忙着下结论,不妨先听一段唱词:
(八路军战士夏荷把孩子托付给海棠之后,敌人包围过来,要抓八路军的孩子,海棠让自己的孩子去引开敌人,敌人枪响,看着儿子缓缓倒下,音乐起……)
编剧王晓岭说,《苍天把眼睁一睁》是女主人公海棠比较核心的咏叹调,是整个故事矛盾情节点的集中爆发,堪称全剧“戏眼”。激奋人心的唱词,经典大气的曲调,情感真挚的表演……很多人看到这里,自然飙泪。
展现为民族大义舍生忘死的精神特质,《沂蒙山》艺术手法是“高级”的,运用了心理换位、将心比心的“共情”“共感”,而不是生硬堆砌的“宣教”“说服”。对人民群众来讲,这是一次审美体验,也是一次情感体验,在审美和情感上可以获得双重满足。
这种“满足”还在于它的不拘一格、出其不意。
比如那一曲耳熟能详的《沂蒙山小调》,在这里被彻底掰开、揉碎,与全剧完美融合,带给听众的,是既熟悉又新鲜的体验。
比如用散点透视的创作方式,编织人物关系,设置戏剧冲突矛盾,语言对白、唱腔动作、人物形象塑造气势不凡,舞台布景、艺术表演一气呵成。
可以说,《沂蒙山》是传统的,也是时尚的,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是艺术的,更是创新的。这或许就是一个讲述“旧”故事的主旋律作品,能打破年龄界限、吸引老幼受众群体的基本原因。
NO.2 | 贰
我们为什么要想方设法弘扬主旋律?
道理很简单,在社会这个“能量场”中,正能量多一点,负能量就会少一点,反之亦然。一种向善向好的感情、思想、行为,传递给别人的,一定是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正能量。
有人说,大千世界,包罗万象,我就希望看到、听到多元的文化、多元的意见、多元的观点,不希望只听一种声音、一种调子。没有问题,但即使“多元”,也应该是在一个主流价值观指导下的“多元”。
就像弹钢琴,有了主旋律,然后再有各种各样的合音,这个声音才是和谐的,演奏出来的乐曲才是壮美的,否则就是没有章法的、混乱不堪的。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古今中外,文艺无不遵循这样一条规律:因时而兴,乘势而变,随时代而行,与时代同频共振。在人类发展的每一个重大历史关头,文艺都能发时代之先声、开社会之先风、启智慧之先河,成为时代变迁和社会变革的先导。离开火热的社会实践,在恢宏的时代主旋律之外茕茕孑立、喃喃自语,只能被时代淘汰。
用一部歌剧,讲述一个故事,用一段故事,传唱一种精神,紧扣“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歌剧《沂蒙山》,为我们所描绘的是一个不一样的沂蒙老区,所展现的是一种震撼人心、摄人魂魄的精神气质。
其中所蕴含的隽永之美、永恒之情、浩荡之气,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当这些红色文化因子激荡起来,必然引导越来越多的人向往信仰之美、心灵之美、崇高之美,必然增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担当。
NO.3 | 叁
《沂蒙山》的创作过程,是艰苦卓绝的,为创作者如何继承创新,提供了一个很有价值的案例。
比如:创作前,主创团队在北京一口气看了十几部民族歌剧,每次看完就地交流讨论,在一场场头脑风暴中,一种新的创作思路渐渐成形;
比如:创排初期,数次到临沂市采风,重走当年人民军队的行军路线,与革命遗址附近的村民座谈,向“老支前”、沂蒙红嫂后人虚心求教,剧本的每次修改打磨,编、导、演等人员都必定参与“侃戏”;
比如,作曲栾凯花了整整一年时间,来研究中国经典歌剧和山东民歌,对剧中每个人物的音乐形象都进行了精心设计……
从提出创作构想到首演成功,《沂蒙山》孕育两年,先后组织6次采风,13次专家研讨,10余次修改剧本,400人次专家观看指导,孜孜以求、千锤百炼、精益求精,才铸就今天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经典之作。
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呢?
搞文艺创作,就需要这种“板凳坐得十年冷”的艺术定力,需要这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执着追求。就要在市场经济大潮面前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不为一时之利而动摇、不为一时之誉而急躁,不当市场的奴隶,敢于向炫富竞奢的浮夸说“不”,向低俗媚俗的炒作说“不”,向见利忘义的陋行说“不”。
一部文艺作品,要赢得人民认可,花拳绣腿不行,投机取巧不行,沽名钓誉不行,自我炒作不行,“大花轿,人抬人”也不行。
《沂蒙山》不辱使命。